創新三大類型
企業需要面對哪三種的創新?
創新粗分為三種不同類型,常遇到的是產品與技術創新,再來就是流程與服務創新,最後就是商業模式創新。
進入軟體領域後發現,原來軟體領域比其他領域更常遇到技術與流程服務創新類型,這也無怪乎這幾十年來,全球市場創新開始往軟體技術創新為核心的方向移動。在AI技術創新突破下,近年大多數的獨角獸也是以軟體領域為主。
不過坦白說,就算是要產生常遇到創新類型
─ 產品與技術創新,對企業來說並不容易,都需要持續投注一定資源在上面並面對不低的技術風險。
整體來說,創新類型中,難度最高的還是在是商業模式創新(改善式創新&純商模創新)。
企業的創新風險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商業模式改善式創新可以透過企業組織改造來達成,畢竟企業組織本身就是依循一定商業模式在運作,也反映出一定程度的企業商業模式。
這意味著企業的商業模式改善式創新可以透過系統化手段來產生,然而商業模式創新的來源非常多,不確定性因素非常高(ref: Peter Drucker’s 7 sources of innovation),屬於超系統級創新。
企業要承擔的管理營運風險自然也非常高,畢竟失敗有可能會影響現有產品技術維護、面對持續競爭下的新產品技術創新效率,以及最現實的營收績效(參考”創新或是創死”一文)。從企業組織的角度來看,實際上,還是要根據企業組織類型(*ref: pmp組織結構類型: 集權、強矩陣、弱矩陣、平衡型以及混合型)才有辦法確認出,當企業面對商業模式改善與創新時,企業組織改造所要承擔的風險程度。
筆者曾經待過OEM/ODM/EMS/OBM多種不同類型企業,其中的EMS美商企業,規模雖然大,但每一兩年還是會進行組織結構改變(混合型的組織結構)靈活因應外在環境與市場需求。另外特別的是OBM企業,也會因應外在環境與市場需求進行組織結構調整。也因此,可以感覺得出來組織可靈活調整的企業,在面對環境挑戰時的應變能力都很強。
分享個自己過去執行過的案子,透過持續三年的市場對手監控與專利資訊分析,挖掘出高風險的產品技術創新競爭對手,市場主要競爭對手是上海陸企。
之後持續進行市場觀察與專利監控,發現主要對手研發團隊短期內大幅擴增,且其研發組織團隊主要功能多樣化,更發現對手在產品服務流程上的專利布局非常完整,早一步(2010-2013)整合雲端平台技術,將產品服務流程中所獲得的客戶數據分析資料,還原客戶使用模式,
並且進一步發展出更多不同情境的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更新更細膩而完整的產品服務流程。
由於對手在專利布局上非常完整(用60多篇專利完整布局包覆雲端產品服務流程),即使我方擁有可抗衡的技術能力,但在經過完整的自由實施(freedom-to-operate)技術分析比對後,判斷很難跨越專利城池,因此整個新產品開發計畫就此放棄,畢竟要面對的風險太高了。
不過這也進一步促成企業老闆決心投入更多資源在新技術開發與嘗試企業轉型的後續作為上。
另外一個例子是產品創新改變企業組織,有一個朋友非常優秀,曾在某領域全球第三大企業當研發,後來成功突破市場產業技術限制開發出全新的技術,之後就被挖角到該領域全球第二大企業,對方非常重視他的技術能力,因為他的技術能力可以開發出非常多的市場沒有的新產品種類,於是給他相當不錯的條件,組織結構也因為這些新產品而有所調整,他負責這類新產品所成立的集團企業。為什麼我知道? 因為挖角合約我有幫忙看過。
可運用創新工具分析的系統創新
創新雖然有三種不同層次,但我自己根據這三種創新類型,結合創新工具培訓,嘗試進行更粗淺的分類,運用系統創新概念整合創新類型。
筆者根據10多年在企業創新所累積的實務經驗,把創新分為靜態系統創新、動態系統創新以及超系統創新來解釋以對應產品技術創新、流程服務創新以及商業模式創新,這也讓自己比較容易運用創新工具來對創新案例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靜態系統創新,系統限制條件與創新特徵組件結構穩定, 系統組件交互作用(物質-能量-資訊)穩定且主要功能可明確區分,超系統無法引發其變數或引發的變數固定可辨認,其創新特徵沒有隨時間變化而改變,多數產品技術創新屬於此類。
動態系統創新,系統限制條件與創新特徵中的步驟要素穩定,系統要素間交互作用穩定且主要功能可明確區分,其中由超系統引發的變數(不確定因子)可辨識,不過其創新特徵會隨變數而改變系統交互作用類型(物質-能量-資訊),服務流程創新屬於此類。
超系統級(超系統-超超系統或以上)創新,包括但不限於前面兩類系統創新,系統限制條件隨超系統級的層次變化而改變,系統外所引發的變數(不確定因子)不容易辨識,創新中的特徵多以靜態系統或動態系統創新特徵為基礎,創新特徵的應用功能會隨著超系統限制條件而變化。
這幾年觀察平台經濟發展出的新創以及AI領域的獨角獸商業模式,我發現, 在這些資訊當中, 商業模式創新若沒有產品技術或流程服務創新當藥引, 以及結合適當的商業模式(這可能需要熟悉商業模式類型與特色SWOT), 否則真的非常不容易成功。
畢竟就算是獨角獸, 角也不是不會斷掉的。
2020© 汪周禮 Jou-li Wang@智合創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